康邦携手京师实验小学,用传统文化滋润中国少年成长之路

2017-08-16

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,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很有益处。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,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?康邦携手京师实验小学,用传统文化滋润中国少年成长之路。

康邦联合众多名师将京师实验小学变身成“传统文化体验区”,该校600多名师生全部参与到20项传统文化课程当中。这些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,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,唤起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真正实现在课堂上渗透、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。门头沟区教委领导以及京师小学校领导亲临各体验区,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

京师实验小学

学生们跟着老师在厚度仅有1毫米的蛋壳表面,运用雕刻技法创作出各种精巧的图案,每刻一刀都要平心静气,细致入微,是名副其实的"心作''。

蛋壳雕刻

曾经只能在橱窗中观赏到的草编作品,如今在孩子们手中上下翻飞。

草编

软陶在孩子们手中瞬间成为精美的工艺品,妈妈们从此有了新的手机挂件和“炫耀”的资本。

软陶

这个小伙子的“衍纸盆栽”马上要成型了,看他开心的样子!

衍纸盆栽

“我的纸风筝最美”!

风筝

高年级的孩子们激动地拿起烙笔在葫芦上绘制祝福,他们可能永远忘不了在小学阶段,他们掌握了一种神奇的作画方式——火绘葫芦。

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为毛猴添上最后一条腿,女孩和被她赋予生命的毛猴,静静对望。

火绘葫芦

此起彼伏的“哇”声,来自龙凤花鸟字的课堂,孩子们惊叹于汉字变形后的魅力,他们手握板笔,用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创意、发掘自己名字的全新呈现方式。

龙凤花鸟字

老北京糖画老师用特殊熬制的糖,行云流水般绘制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动物,浓浓的糖香味甜进每个孩子心里。

老北京糖画

沙画作为一种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的,独特艺术表演形式,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。这门神奇又有趣的艺术,伴随着温馨或者激情的音乐,沙画师双手灵巧的舞动,幻灯为纸,金沙为墨,一推一抹间便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,学生们在沙的挥洒间猜测着下一个呼之欲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。

沙画

传统文化课程,在玩中学,学中get新技能,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的“大作”满载而归。而这也正是康邦、是学校、是家长和孩子本人所期待的课堂场面,把教育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,让孩子在体验中做自己,在体验中,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。